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发布日期:2024-02-12 17:55:47    已浏览 次    发布者:小编
(原标题:行业深度!2021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进出口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AR赋能产品自动化升级)
由于中国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拉动了对智能物流的需求,当前中国智能物流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进出易活跃。通过了解行业进出口情况得出,中国智能物流行业产品的进出口以中低端物流装备为主,业内高端机器尚未具备国际竞争力。随着智能物流技术的突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有望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格局,迈上新台阶。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智能物流装备是智能物流的基础,是在自动化基础上集成感知传感、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化。
智能物流装备包括自动化仓库系统、自动化搬运与输送系统、自动化分拣与拣选系统、自动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等。代表性的产品有自动导引车、穿车、堆垛机、输送机、分拣机等。
由于中国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拉动了对智能物流的需求,当前中国智能物流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进出易活跃。分析行业进出口情况中国智能物流行业产品的进出口主要为物流装备的进出口。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8-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进出口总额先上升后下降,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进出口总额为22.54亿美元,贸易顺差为8.44亿美元。2021年1-5月进出口总额已达到10.78亿美元,贸易顺差5.55亿美元,有望突破2020年交易量。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8-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进口金额均在8亿美元左右,其中2019年是近三年的最高值,达到8.25亿美元,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进口金额为7.05亿美元。2021年1-5月进口金额达到2.62亿美元,同比有所上升,主要系2020年疫情影响基数较小导致。
进口数量方面,2018-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进口数量逐年下降,2018年进口台数68749万台,为近三年峰值,2019年下降至67413万台,同比下降0.2%;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进口数量为62619台,同比下降7.1%,降幅扩大。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对2018-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前十名进口国汇总。由于2020年疫情影响,除芬兰进口规模与去年持平,其他国家均较2019年进口金额有所下降。其中,德国连续三年位列第一,2020年对华进口规模达到4.12亿美元;日本位列第二,2020年进口规模达到3.95亿美元;韩国第三,达到1.66亿美元。
根据IFR发布的《全球机器人报告2020》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存量同比增长21%,其中码垛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5%,保有量突破8.2万台,当前销量高位放缓。综合来看,物流行业中堆垛、搬运属于高强度、高风险工种,近年来码垛机器人等相关工业物流设备的需求逐年扩大,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丧失,短期内市场对于码垛机器人的进口需求仍会存在,未来智能物流进口缺口仍在,但随着装机密度达到一定水平,进口数量将继续下降,。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8-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出口金额均在16亿美元左右,其中2019年是近三年的最高值,达到17.32亿美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出口金额为15.49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0.6%。2021年1-5月出口额达到8.16,有望超过2020年恢复到正常出口水平。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8-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出口数量逐年上升,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出口数量为446728台,同比增加20.8%物流设备,与行业出口金额变化趋势相反。
从产品出口均价分析,2020年产品出口价格0.35万元/台,下降明显,调整汇率差后同比减少约22%,说明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压价现象严重。出现压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制造起步晚,核心技术尚未掌握,以中低端机器出口为主,在整体经济不景气态势下,产品竞争力不足遭到国际厂商价格压制。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对2018-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前十名出口国汇总如下,由于2020年疫情影响,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出口普遍有所下降。其中,2020年中国对日本出口金额规模最大,达到5.87亿美元,德国位列第二,金额达到5.15亿美元。结合进口国别金额与数量数据分析,中国“以量取胜”,在产品品质方面仍有待提升。
结合中国智能物流行业进出口设备情况分析,中国智能物流出口设备平均单价远低于进口单价设备,且进出口均价差额呈现递增态势,表明当前中国出口设备以低端机器为主,国际竞争力与产品议价能力均较弱,主要系行业开发起步较晚,核心技术尚未突破,高端机器尚未具备国际竞争力。
预计未来行业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的“走量出口”态势,随着智能物流技术的突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有望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格局,迈上新台阶。
从企业布局与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分析未来行业产业升级路径,中国智能物流产业链代表性企业主营业务集中于立体仓、系统集成、分拣设备制造等领域。结合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关键技术应用数据,AR领域应用技术最多,占比达到20.55%; 自动识别领域位列第二,占比达到20.09%;驱动轮领域位列第三,占比达到6.39%。货物分拣识别与运输自动化是行业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智能物流行业正着力于自动化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