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发布日期:2024-04-26 23:49:12    已浏览 次    发布者:小编
因此,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运用 先进的计算机电子技术和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 以及诸如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综合 组织物流中的各环节,把制造、运输和销售等 环节统一起来管理,使物流资源得到最有效的 利用,以平衡物流的服务优势和服务成本,以 期使用户得到最大的满足。这一阶段被称为供 应链阶段。 现代物流发展历程如图1一1所示。
第四阶段 1992年至1999年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阶段,这一时期的物流业面临着机遇和 挑战。一些老的储运企业正在进行改革、改造、 重组等,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经济一体化 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建设了一批现代 物流企业,以迎接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但是 数量很少。 第五阶段 2000年以后,是物流业的加速 发展阶段。
(5)回收物流 企业在生产、供应以及销售活动中总会产 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的回收是需 要伴随物流活动的。在一个企业中,若回收物 品处理不当,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 产品质量,同时还会占用很大的空间。 (6)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是指对企业排放的无用物进行 运输、装卸和处理的物流活动。
(2)生产物流 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产品 库的产品发送为止,这一全过程的物流活动称 为生产物流。生产物流是制造产品的企业所特 有的,它需要与生产流程同步。原材料以及半 成品等按照工艺流程在各个加工点之间不停地 移动、流转,形成了生产物流。因此,生产物 流合理化对工厂的生产秩序、产品质量和生产 成本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制造型企业的物流 系统有两种:一种是为制造活动提供支持的物 流,它的功能要求与供应物流相同;另一种则 是为制造商的产品分销提供支持的物流。
1999年,联合国物流委员会对物流作了新的 界定,指出“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 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 产品、相关信息的有效流动和存储及管理的过 程”。这个定义强调了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 2001年8月1日,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正式 实施。在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物流 (Logistics)被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 的实体流动过程,并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 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第二阶段 1966年至1976年是物流发展的 停滞阶段。 第三阶段 1977年至1991年是物流业的发 展阶段。四个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国内商品流通 和国际贸易不断扩大,物流业也有了进一步的 发展。不但流通部门专业性的物流企业的数量 在增加,生产部门也开始重视物流问题了,并 设置了物流研究室、物流技术部等。
1.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的功能 物流工程:运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手段来实现 所要求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工具 等)。物流工程是静态的概念。 物流管理:对给定的物流系统,通过组织、 计划、财务、控制等手段来实现物流系统的高 效、低成本和高质量的运行。物流管理是动态 的过程。 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各自的功能范围如表1-1: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经 济研究和市场竞争的重心开始放到非生产领域, 重点放到商品流通领域。在此期间,运筹学理 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并取 得很好的实际效果。在运筹学原理的推动下, 人们对物资流通渠道进行研究,产生了产品分 销的概念。这就是现代物流业的起步阶段,即 实物配送阶段。
国内外的应用实例都表明,制造商自己直接建 立分销网络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3)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是指企业为保证自身的经营利益, 伴随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 动。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环境是一个完全的买 方市场,因此,销售物流活动便带有极强的服 务性,以满足买方的要求,最终实现销售。在 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用户并经过 售后服务才算终止。
设施设计应用于工厂等工业部门时,也可称 为工业设施设计,它主要包括布置设计、建筑 设施、公用工程设计、信息系统设计等。 1)布置设计是对建筑物、设备、运输通道、 场地等,按照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合理需要, 作出有机组合和合理配置。 2)建筑设计是根据安全、经济、适用、美观 的要求,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功能和空间进行 建筑和结构设计。
1.1 物流的发展与定义 1.2 物流的分类 1.3 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
1.物流的发展历程 二战期间,美国从军事需要出发,在对军 火进行的战时供应中,首先引用了“物流管 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并对军 火的运输、补给及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二战 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 段,生产企业为最大限度地追求超额利润,千 方百计地降低生产成本。但在生产技术和管理 技术方面,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道路己经走到 极限,成本再降低的空间很小。
由于供应物流占用大量的企业流动资金,因此, 对其严格管理使其合理化对于企业的成本至关重 要。 供应物流不仅要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还要 以最低成本和最少消耗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满 足限定的条件,因此,难度很大。现代物流学是 基于非短缺商品市场这样一个宏观环境来研究物 流活动的,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供应数量的保证 是容易做到的,而企业竞争的关键则在于如何降 低这一物流过程的成本。为此,企业供应物流就 必须解决有效的供应网络、供应方式和零库存等 问题。
3.按照物流活动的主体分类 可以按照物流活动的承担主体,划分为企业自 营物流、专业子公司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这3种物 流形态目前在市场上共同存在。物流的成长变化 过程反映了现代物流社会化发展的一种变化趋势。 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为了更好地提高物流运作 效率以及降低物流成本,而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 三方物流公司的做法。这是跨国公司管理物流的 通行做法。按照供应链理论,将非核心业务外包 给在该领域具有专长或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公司互 相协调和配合来完成,这样所形成的供应链具有 最大的竞争力。
(1)供应物流 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 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供应物流。供应 物流需将原材料配送给工厂,它的主要客户是 工厂,它处理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商品所需的原 材料和零部件。由于原材料与零部件的数量之 间有固定的比例关系,因此,供应物流的功能 就是强调原材料的配套储存、分拣、及时配送、 加工和预处理等。对于流通领域而言,供应物 流是指在为商品配置而进行的交易活动中,从 买方角度出发的交易行为中所发生的物流。
区域物流管理 企业物流管理(制造业的物流管理) 物流企业管理(第三方企业的物流管 理)
2.物流工程的研究内容 任何一个系统(生产、服务、管理等)都可以 视为一个物流系统,物流工程所要做的,主要是 物流系统中的两类问题:一是设施设计;二是物 料搬运系统设计。 (1)设施设计 设施设计根据系统(如工厂、学校、医院、办 公楼、商店等)应完成的功能(提供产品或服务), 对系统各项设施(如设备、土地、建筑物、公用 工程)、人员、投资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市场竞争进一步 白热化,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物资供应系 统和成品流通系统的有效性和低成本。对于整 个社会生产来讲,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仅取 决于生产过程,还取决于社会物资供应体系的 效率。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产品到消费者 手中的实物配送,而且取决于在采购、运输和 仓储等生产过程中对材料、零部件和库存品的 管理。这一阶段被称为全程物流管理阶段。
对于社会物流系统,设施设计是指在定区 域范围内(国际或国内)物资流通设施的布点网 络问题,如石油输送的中间油库、炼油厂、管 线布点等的最优方案,远距离大规模生产协作 网的各场址选择等;而对于企业物流系统,设 施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工厂、车间内部的设计与 平面布置、设备的布局,以求物流路线系统的 合理化,通过改变和调整平面布置调整物流, 达到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经济效益的目的。
(4)分销物流 专业批发业务的物流作业具有大进大出和 快进快出的特点,它强调的是批量采购、大量 储存以及大量运输的能力,大型分销商需要大 型的仓储和运输设施。另外,分销商属于中间 商,需要与上游和下游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换, 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接口和高效的信息网络。
可以按照物流活动覆盖范围的大小以及物 流系统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属性及作用的 空间范围等对物流进行分类。 1.按照物流活动履盖的范围分类 按照物流活动覆盖的范围,物流可以划分 为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1)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发 展很快、规模很大的一个物流领域,是伴随和 支撑国际经济交往、贸易活动和其他国际交流 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管 外包 物流 外包 流 物流 物流 流 物流 物流 流 物 物流 1—1 物流 物流 物 物 代 物流管理 外包 物 流 现
2.物流的概念 随着物流科学的迅速发展,世界许多国家 的专业研究机构、管理机构对物流概念做出了 各种定义。美国物流管理权威机构——物流管 理理事会认为“物流作为客户生产过程中供应 环节的一部分,它的实施与控制提供了有效的、 经济的货物流动和存储服务,提供了从存货原 始地到消费地的相关信息,以期满足客户的需 求。”即物流不仅与“物”有关,还与“服务” 和“信息”相关。
不论对物流概念的具体理解有何差异,但是 有一点认识是共同的,即物流不仅包括原材料、 产成品等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实物流动过程, 还包括伴随这一过程的信息流动。 3.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物流业经过半个世纪左 右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其发展历程及取 得的成果如下。 第一阶段 1950年至1965年,是我国物流发 展的初期阶段。我国出现了第一批物流企业。
家范围内的物流,一个城市的物流,一个经济区 域的物流都处于同一法律、规章和制度之下,都 受相同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都处于基本相同的 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之中,都有其区域的特点。 2.按照物流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分类 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物流工程,为将货物 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而创造价值、连接上游 与下游而形成的组织网络。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 成本,供应链中的物流活动应按照专业化原则进 行组织,即在整个供应链上,有不同类型的物流。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和科 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 及,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 更新频繁,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原有的流通模 式、管理方法和对流通问题的认识,已远不能 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所有这些,对物流服务 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 了必要的条件。为了顺应整个现代社会的要求, 物流的服务领域也不断的扩大,逐步扩展为生 产领域的物流管理、流通领域的配送和消费领 域的服务。
近年来,设施设计发展很快,已成为一个重要 的独立科研方向和技术体系,被认为是物流科 学管理的开端。系统管理的蓝图,如资源利用、 设施布置、设备选用等各种设想都体现在设施 设计中,设施设计对系统能否取得预想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般,设施设计所需 要的费用只占总投资的2 %~10%,但对系统却会 带来重大影响。在设计、 建造、安装、投产的各个 阶段,一旦系统加以改造, 所需费用会逐步上升(见 图1-2),如到运行后再改 进,则事倍功半,有时甚 至不可能。因此,在设施 设计阶段投入足够的时间、 精力和费用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