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发布日期:2024-04-27 11:35:44    已浏览 次    发布者:小编
物流系统是由人和形成劳动手段的设备、工 具所组成。它表现为物流劳动者运用运输设 备、装卸搬运机械、仓库、港口、车站等设 施,作用于物资的一系列生产活动。在这一 系列的物流活动中,人是系统的主体。
我国公路主要国道干线.二连浩特——河口。 5.重庆——湛江。 6.绥芬河——满洲里。 7.丹东——。 8.青岛——银川。 9.连云港——霍尔果斯。 10.上海——成都。 11.上海——瑞丽。 33 12.衡阳——昆明。
实现物资的空间和时间效益,在 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 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 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 – – – – – – – 集装箱船 散装船 油船 液化气船 滚装船 载驳船 冷藏船 运木船
系统对环境变化具有适应程度,系统存 在于环境之中,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系 统又是环境的一部分,系统与环境相互 关联、相互依存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时间上,系统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空间 上,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 相互联系,作用是在运动中实现的。
我国铁路干线: 四纵(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三横(京秦—京包—包兰—兰青 —青藏线、陇海—兰新线、沪杭 —浙赣—湘黔—贵昆线) 三网(东北铁路网、西南铁路网 和台湾铁路网) 关内外三线(京沈线、京通线、 和京承—锦承线)
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 的单元之间有机结合完成某一功 能的综合体。
(1)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 (2)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3)具有一定结构,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
–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 – 研究对象是货物运输 – 货物运输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
– – – –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构成
• • • • 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区分 按运输线路区分 按运输的作用区分 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区分
优势:运行不受天气的影响,稳定安全, 由于时刻表的约束,定时性好;中长距离运 费低廉;多节车厢可以进行大批量运输, 货物可以运往全国各地。 不足:运输灵活性不足,不能实现门到门的 服务;近、中距离运输运费较高;无法满足 应急运输的要求。
作为物流系统无论其规模多么庞大,都可以 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这些子系 统的多少和层次的阶数,是随着人们对物流 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扩充的。系统与 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 时间和空间上及资源利用方面的联系;也存 在总的目标、总的费用以及总的运行结果等 16 方面的相互联系。
系统构成要素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系统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功能之和 系统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的关系
系统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关系,一般系 统可以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子系统再分 解为亚子系统,直到最终分解为若干要 素。
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 时间跨度大。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间物 流经常会跨越不同地域,国际物流的地域跨 度更大。通常采取储存的方式解决产需之间 的时间矛盾,这样时间跨度往往也很大,大 跨度系统带来的主要是管理难度较大,对信 息的依赖程度较高。
美的公司橱具事业部(A)2001年12月10日晚7:00打电话 给安得物流公司客户代表(B),要求在当晚21:00将厨具事业部 一车产品(电暖器500台计40立方米)装车并送到北京客户处 (顺德-北京约2400公里)。B接到电话后表示半小时告知A车 辆是否能够找到。19:30,B打电话告知可以装车,不过从广 州到顺德需要大约需要1.5小时。21:00,B带20t卡车来到A仓 库,21:30,电暖器装上卡车,办理好交接手续,盖好苫布, 卡车出发。A公司要求B公司追踪此车,要求于3天内 (2003.12.13.晚)到达北京客户手中,且三日内B必须向A汇报 卡车位置。12.13.晚,22:30,卡车准时到达北京客户手中并 安全卸货。
驮背式运输(公铁联运) 卡车渡运 火车渡船 集装箱船 运货飞机 视频:汽车滚卸
优势:运输能力比较大,运输距离比较长, 单位商品运费较低;当运输散装材料时可以 用专用船只,运输效率较高。 不足:运输速度慢(铁路的1/2-1/4);行船和 装卸作业受天气制约,运输计划容易被打 乱;货物必须在码头停靠装卸,费时费成本, 无法完成门到门的服务。
优势:近距离条件下可提供灵活的门对门服 务,运输速度较快;可以灵活指定运输时刻 表,对货运量有很强的适应性;近距离中小 量运费较低;运输途中不需中转装卸作业, 发生碰撞的概率较小,对包装要求不高。 不足:运输批量较小,不适合大量运输; 长距离运输运费较高;易受气候和环境的变 化影响。
物流系统的多目标常常表现出“目标背反”。 因此我们讲系统要素间有着非常强的“背反” 现象,常称之为“交替背反”或“效益背反” 现象。所有这些相互矛盾的问题,在物流系统 中广泛存在。而物流系统又恰恰要求在这些矛 盾中运行,要使物流系统在各方面满足人们的 要求,显然要建立物流多目标函数,并在多目 19 标中求得物流的最佳效果。
• • • • •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优势:速度快;运输途中对货物振动和冲击 水路运输 少,节省包装费用。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不足:运费高(铁路的12-15倍),受天气影响 大,只能在有机场的城市间运输。
(1)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 (2)要素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特性和功能 (3)系统和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
• 影响运输合理化因素(合理运输 “五要素” ) 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运输运费等若干技
– – – – – 运输距离 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输距离有一定的关系运距 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 运输环节 运输工具 运输时间 运输费用
优势: 1)是一种连续运输技术,每天24小时都可连续不断 建设一条年运输能力为1500万吨煤的铁路,需投 地运输,效率很高; 资8.6亿美元,而建设一条年运输能力为4500万吨 2)管道一般埋在地下,不受地理、气象等外界条件 煤输送管道只需1.6亿美元。经常的管理人员也只 限制,可以穿山过河,跨漠越海,不怕炎热和冰冻; 有铁路运输的1/7。管道运输的成本一般只有铁路 3)环境效益好,封闭式地下运输不排放废气粉尘, 运输的1/5,公路运输的1/20,航空运输1/66。 不产生噪声,减少了环境污染; 4)投资少,管理方便物流系统,运输成本低。
物流系统运行对象——“物”遍及全部社会物 质资源,资源的大量化和多样化带来了物流的 复杂化。从物资资源上看,品种成千上万,数 量极大;从从事物流活动的人员上看,需要数 以百万计的庞大队伍;从资金占用上看,占用 着大量的流动资金;从物资供应点上看,遍及 全国城乡各地。这些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 18 组织和合理利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不足:运输方式不灵活,只有接近管道的用 户才能够使用;比较适合运输液态或气态产品; 速度慢。
– 上述五种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时应综合考虑, 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种运输方式的优势。运输方式 的选择应满足运输的基本要求,即经济性、迅速性、 安全性和便利性。由于运输对象、运输距离和运输时 限的不同,对以上四方面要求的程度也不同。
一般的物流系统总是联结多个生产企业和用 户,随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系 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也经常发生变化。 这就是说,社会物资的生产状况,社会物资 的需求变化,资源变化,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都随时随地地影响着物流,物流受到社会 生产和社会需求的广泛制约。 17
这种动态性表现为两种形式: 平衡动态,即在不改变系统内部结构的条件 下,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它是系统的微观 特性; 演化动态,这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行为功能 会发生变化,而造成系统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 11